妇产科

携手协和专家共述月经紊乱的临床故事

作者:韩雪静 来源:医学论坛网 日期:2023-03-10
导读

         北京协和医院的妇产科金力教授表示,月经周期是育龄妇女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现象,需要精准的掌控,需要清楚地识别什么是正常的月经周期,什么是月经紊乱。育龄妇女长期月经紊乱与不孕不育、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肌瘤等相关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不容忽视。耽误治疗,最终导致疾病的进一步发生、发展,可能发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关键字:  月经紊乱 

        一位来自张家口的28岁未婚女孩自月经初潮后,长期月经紊乱,近几年,每次月经出血量非常多,是平时的2~3倍,血色素低到2~3(g/L),当地医院多次给予输血治疗。就诊时发现子宫如孕13周大,超声提示子宫肌壁明显增厚,内膜明显增厚,宫腔占位,与子宫后壁肌层分界不清。行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癌,因肌层有浸润,最终子宫被切除,小小年纪竟永远地失去了生育能力。

        认知不足引发的悲剧令人唏嘘!

        北京协和医院的妇产科金力教授表示,月经周期是育龄妇女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现象,需要精准的掌控,需要清楚地识别什么是正常的月经周期,什么是月经紊乱。育龄妇女长期月经紊乱与不孕不育、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肌瘤等相关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不容忽视。耽误治疗,最终导致疾病的进一步发生、发展,可能发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关于月经紊乱这一名词,欧洲生殖学会这样定义:

        月经初潮的1~3年内,周期短于21天或者超过45天;

        对于已经完成初潮的部分育龄女性,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或者延长至35天以上或者1年内月经周期少于8次者;

        连续两个月以上不来月经,均为月经稀发;

        青春期女性,年龄在15岁以上或第二性征已经开始发育,月经迟迟未来,也定义为月经紊乱,原发闭经。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会在下丘脑、垂体和卵巢构成的复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下规律地发生脱落和出血。一般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每次月经持续2-8天,每次月经经血总量为20-60ml,不会超过80ml。月经变化不超过1周均属于正常范畴。

01

月经紊乱可能意味着功能异常

        卵巢功能受到大脑中枢的控制,有的妇女长期精神高度紧张,有的妇女减肥,体重过轻等都会导致月经紊乱,甚至闭经。

        卵巢功能异常是导致月经紊乱的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如不排卵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早衰等,这些情况可能导致卵巢不排卵或稀发排卵从而影响生育。

        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状腺功能亢进,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等糖代谢的异常等可能影响卵巢功能,从而影响受孕。

02

月经紊乱为何导致不孕?

        一项针对美国不孕症患者的研究发现,40%的女性患不孕症的原因是卵巢功能异常,其中月经失调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一项针对中国不孕症患者的调查发现,月经失调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占不孕症病例的35%。

        子宫内膜是受精卵着床的部位,若子宫内膜异常,会降低受孕的机率。如黄体功能不足,黄体期缩短及月经周期缩短,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不利于受精卵着床,导致不易受孕或妊娠早期流产。

        月经不调与排卵异常密切相关,其中以无排卵型月经最常见,因为无排卵,必然会造成不孕。无排卵型月经,主要表现为经期缩短(少于21天)、稀发月经(几月来一次)、月经淋漓不尽、经量过多等。

03

月经紊乱如何调理?

        金力教授表示,精准调控、个体化治疗是临床治疗的核心要点。针对导致月经紊乱的不同原因以及生育要求须进行个体化治疗。

        孕激素能够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增生作用、控制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长期应用保护子宫内膜。

        复方口服避孕药是常用的治疗月经紊乱的药物之一,可以在避孕的同时,有效的控制月经周期,也可用于治疗缓解痛经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对于有器质病变的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以及子宫内膜病变等患者,无论是否做过手术,长期给予孕激素或口服避孕药治疗,对于长期管理该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保持精神愉快,避免长期高度紧张和情绪波动,避免过度减肥。

 

金力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博导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生育调控学组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计划生育学组组长

全国卫生企业管理协会计划生育与优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计生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妇产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发表论著60余篇

负责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

        来源:医学论坛网

        编辑:韩雪静

        审校:Catherine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